一睹牡丹芳容

   2019-04-04 中国牡丹网香袭书卷24640
核心提示:四月的天气,时晴时雨。连续几天的降温,让春日的阳光温柔,变成了阴雨绵绵。春雨,并不大,毛毛细雨。去郊外,竟然可以不用撑伞

四月的天气,时晴时雨。连续几天的降温,让春日的阳光温柔,变成了阴雨绵绵。春雨,并不大,毛毛细雨。去郊外,竟然可以不用撑伞。细细的雨丝,落在发端肩头,只是多了一层湿润。

我是喜欢在细雨中漫步的人,总觉得细雨,能够涤荡尘埃。心底接受了它的好,便会寻它而去。“去郊外看雨。”强烈的念头,让我信步来到了离市区一段距离的郊外。

长寿岛的牡丹是近两年栽种的,车行至此处,从窗外飘来一股清香。空气中整个就一种香氛,探出头,深呼吸。眼前的一大片白牡丹,盛开在田野。原是无心地漫步,我相信有时与某种事物相逢,是有缘分的。

欢喜的心,把春雨的潮湿早就抛在了身后。就在细雨中,走到了牡丹田边。一大片一大片,方圆好几公里,全是一种花,牡丹。在我的记忆中,国色天香的牡丹应该是些妖娆之气的。

前些年。为了一睹牡丹的风采,专程去洛阳看它。洛阳的牡丹,千姿百态,颜色各异。真是倾城倾色,洛阳也因为一物而名扬中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挤在牡丹身边。人挨着人,牡丹栽种在有栏杆的园中国,任由着游人评头论足,拍照观赏。

我只记得仿佛是进了古时的后宫,佳丽三千,穿着不同样的服饰,摆出不同姿态,吸引着游客。我也曾驻足在它的跟前,不禁惊叹其色佳味浓。“国色天香”来比喻牡丹,是在恰当不过了。有大气端庄的皇后,有素雅清透的嫔妃,有气质出众的才人,有妖娆多事的后妃。

不知道是不是源于武则天对牡丹的喜爱,才留下了后宫佳丽的印象。想当初牡丹只是一种野花,武则天因为家乡情怀,把家乡的牡丹移植到了长安,从此,牡丹的身价就非同一般。后来宫里的女子们,都争相栽种这种花卉。

是武则天的美貌倾国,还是牡丹的姿色倾城,大概两者相辅相成,成就了一段历史。到了后来,牡丹也在民间栽种,这才让牡丹从国色天香,走进寻常百姓家。

牡丹的传说还不止于武则天,据说杨贵妃也是喜爱的。唐明皇爱屋及乌,源于对贵妃的宠爱,也是喜欢起了牡丹。于是宫廷院前,栽种着众多的牡丹,一到花期,牡丹盛开,爱妃娇媚,怎一个“爱”字了得。大唐的花色,都在他的眼中。

那个懂得生活情趣的女子,杨贵妃是能够把日常过得有趣的人。一株牡丹,一颗荔枝,一池泉水,都被她弄得诗情画意,怎能让人不沉迷。这样的女人,倾国倾情地美了,无关结局。盛开时的盛大,零落时的凄美,都是无人能比的。

去洛阳看牡丹,已经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那时,在我的心中,牡丹是遥不可及的,是应该种植在牡丹园,供人观赏的花卉。与自己的距离,是有着长长的一段。近两年,我的城市也有了牡丹种植。

长寿岛的牡丹,有两个花色,白色和粉色。被春雨淋湿的模样,更加了一层惹人爱怜。倘若是阳光和熙,牡丹的模样定是大气的。雨中的牡丹,花瓣有些低垂,多了一些娇羞和沉思。

《诗经》中的爱情美得不可方物,“赠之以芍药”,每年到了上巳节,相爱的人互赠礼物,就是主动赠送木芍药。古时候,牡丹和芍药是不分的,后来有了木芍药和草芍药的说法;再后来,木芍药就成了牡丹,草芍药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芍药。

而古人的雅趣还不只是在于形式,连花的名字也是有着寓意的。它们把赠送的木芍药,叫着“将离”,也就是与恋人即将分离,留给对方用以思念的信物。那时的爱情,是含蓄婉约的,也是热烈浓郁的,所以木芍药才能代表心中浓烈的爱与持久的思念。

真的不能把大朵的牡丹与爱情挂上钩,但是它就是在古时候另有一个名字叫着“爱情花”。这也就是从《诗经》中走出来的与爱情有关的花朵。硕大的花,开在最美的季节,代表了心中的爱情,是开在岁月里最美的情感。

上巳节,也就是阴历三月三。那一天,有着各种节目。流水曲觞,互赠芍药,这些民间在节日里的活动,多是有着它美好的寓意。无论过了多少年,那些曾经有过的,与爱情有关的故事,都会顺着时间的河流,流淌出特有的芳香。

“维士与女,伊其互谑,赠之以芍药。”有多少爱情起源于朦胧的好感,有多少爱情在心中盛开,那就用一朵盛开的牡丹,来说出心中对你的爱恋,那一时,不知道是花香醉人,还是爱情的芬芳早就把年青男女的心弦拨动。

我在春日的细雨中,一睹牡丹之芳容。扑鼻而来的清香,填满了整个胸腔。不是光阴多厚爱,而是光阴里的那些牡丹,它越来越有韵味。有着文化底蕴的花草,它就有了与众不同的本质。本身,自己就活成了一部值得人读的诗书,那么读它的人,历经流年沧桑,都能感受到它心中的美与爱,依然散发出迷人的清香。

这股香氛,不远不近,触目可及,触手可闻。想要摘下一朵带着雨滴的牡丹,揣入怀中,任凭它把爱与美覆盖在心房。春天的细雨,淅淅沥沥。长寿岛的牡丹,在雨中与我对语。我说:“开花时节,来看你。”它说:“我的爱,一如既往的真诚。”

这一生,最服才华与真情。而牡丹,它两者兼备。

文字\图片:香袭书卷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牡丹文化
  • admin
    加关注0
  • 中国牡丹网
推荐图文
推荐牡丹文化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意见建议  |  鲁ICP备20210418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