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牡丹栽培历史及现状

   2017-03-28 中国牡丹全书李嘉珏 秦魁杰18500
  2.新中国成立后的恢复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洛阳牡丹经历了以下恢复和发展阶段:
   (1) 洛阳牡丹的“抢救”时期:
据《洛阳市志·牡丹志》载:1959年10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洛阳涧西工业区,当听到洛阳牡丹已濒临绝境时,指示说:“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要赶快抢救。”周总理还说:“洛阳建了这么多大工厂,将来产业工人几十万,节假日要有些游玩的去处。要建几个公园,广植花卉,大力发展牡丹。”为了落实周总理的指示精神,恢复和发展洛阳牡丹,洛阳市政府很快组织牡丹技术人员,将散落于民间的牡丹珍品收集起来,分别种植于王城公园、西苑公园、牡丹公园等地,从此,洛阳牡丹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数量逐渐增加,十多年间已达万株左右,150多个品种。
   (2) 恢复和发展期:
1982年,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牡丹定为市花,并决定每年4月15日至25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从此牡丹花会成了洛阳乃至河南省对外开放和交流的窗口。此举有力地推动了洛阳经济的繁荣,更使洛阳牡丹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83年市政府决定成立洛阳市牡丹研究所,这是我国成立较早的牡丹专业研究单位。建所17年来,有20多项科研项目通过鉴定并获奖。对牡丹种质资源、什样锦嫁接、花期控制、周年开花、快速繁殖等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洛阳牡丹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1984年,原郊区苗圃在一片荒废的果园里种下了4.67公顷牡丹苗;紧接着安乐镇新村、关林镇曹屯村先后种植牡丹共6.67公顷,邙山花木种苗场也先后栽种牡丹、芍药近33.33公顷、100多万株……商品牡丹的出现,使洛阳牡丹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1994年,市政府成立了“牡丹开发管理办公室”,对全市的牡丹生产统筹规划,加快发展。1996年,又成立了“洛阳牡丹协会”,以行业协会的形式,团结和带领全市牡丹经营者积极投身于牡丹的生产开发。到1999年底,全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200多公顷,1000多万株,610多个品种。洛阳牡丹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芬兰、英国、瑞士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实施洛阳牡丹产业化战略: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洛阳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牡丹发展力度,提出了实施洛阳牡丹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其指导思想是:“以创建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积极扶持牡丹龙头企业,坚持牡丹开发同城市绿化、美化、旅游景点配置相结合,商品牡丹与观赏牡丹相结合,生产与科研相结合;突出重点,连片发展,推进牡丹产业化经营,努力把洛阳建成全国牡丹生产、科研和观赏中心。”1999年5月,洛阳市委、市政府还制定了《洛阳牡丹发展规划》(1999--2010),规划提出:“到2010年,洛阳牡丹总面积达1333.33公顷,形成4个开发区,3个牡丹长廊,30个牡丹及牡丹文化观赏园和50个大型牡丹商品基地,全市商品牡丹总株数达3500万株。”为此,市委市政府要求各行各业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提供优质服务,以形成强大合力,加快牡丹产业化步伐。2000年已初步建成了邙山、孟津平乐至白马寺、洛南古城、涧西孙旗屯乡小槊四大牡丹观赏区。当前洛阳牡丹多集中在市内各大公园、生产园圃、科研基地以及偃师、孟津等县(市)的风景区,市区街道、机关、庭院等地也广为种植。种植面积已达333.33公顷。洛阳市郊山区具有丰富的野生牡丹资源。古代洛阳周围的邙山、锦屏山、寿安山、嵩山等地,都有野生牡丹广泛分布;今天,洛阳南部、西南部伏牛山区的杨山、白云山等深山区,仍生长着不少野生牡丹。洛阳还从山西、云南、西藏等省区引种了一些野生牡丹,丰富了洛阳牡丹的野生种质资源。
 
本文导航: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牡丹栽培
  • admin
    加关注0
  • 中国牡丹网
推荐图文
推荐牡丹栽培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意见建议  |  鲁ICP备20210418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