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 吉林、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福建、江西等地区。
[症状] 幼苗被害时,茎基呈水渍状腐烂、褐色倒伏,病部产生灰色霉层。花芽受侵染时变黑或花瓣枯萎、腐烂变褐,被复灰褐色霉状物。叶及叶柄发生时(叶尖、叶缘处较多)病斑圆形,紫褐色或褐色,具有不规则纹状。茎上受害时,植株易折倒。在病茎上有时可见到菌核,小而光滑,黑色球形。
[病原] 为葡萄孢霉属中Botrytis paeoniae Oudem和B.cinerae Pers.。分生孢子倒卵形或椭圆形,无色或微青色。
[发病规律] 主要以菌核在病残体和根内越冬,翌春菌核萌发,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在牡丹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可重复侵染为害,尤以花后、霉季最为严重;连绵阴雨或多雾时病重;幼嫩植株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枯枝落叶集中深埋,不能作堆肥或护根材料之用;春季初发病时,枯枝应即清除。
(2)园艺防治:注意通风透光,不宜栽培过密。
(3)药剂防治:发病期可选喷80%代森锌500倍液,或1%波尔多液,或50%氯硝胺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