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培育的育种方向

   2017-08-20 中国牡丹全书喻衡 陈树国等12480
核心提示:  正确的确定育种方向,是牡丹新品种选育的第一个关键环节。从中国牡丹品种发展现状及国际市场的需求看,今后中国牡丹应坚持以
  正确的确定育种方向,是牡丹新品种选育的第一个关键环节。从中国牡丹品种发展现状及国际市场的需求看,今后中国牡丹应坚持以下几个育种方向。
  一、提高观赏品质
  (一)丰富花色
  花色是衡量牡丹观赏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国牡丹虽然号称有9大色系,但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或缺陷。一是各类花色品种的发展不平衡。如赵孝知等(1996)记述的菏泽549个品种中,白色占7.3%,粉色占15.9%,红色占33.4%,紫红色占19.4%,紫色占7.7%,粉蓝色占9.1%,其他占7.2%。又如陈德忠等(1997)记述的530个紫斑牡丹品种(品系)中,白色占21.0%,粉色占25.7%,红色占19.7%,紫色占9.8%,蓝色占9.9%,复色占9.6%,其他占4.3%。二是所有品种群中,均缺乏真正的红、黄、蓝、绿及墨紫色品种。丰富花色仍然是当前育种的首要任务。
  花色育种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不仅要丰富单一花色,而且要求花色细腻而纯正;其二,选育一株一色或多色,一花二色或多色的品种。
  (二)花型、株型多样化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不同阶层不同国别的人群欣赏情趣不同,从而对牡丹品种提出了更为多样的要求。因而在选育大花品种的同时,也要注意小花、丰花品种的选育,在选育具有半重瓣、重瓣类花型品种的同时,也要注意具有特色的单瓣品种的选育。中国人普遍偏爱大而丰满的半重瓣、重瓣品种,而欧美国家则多喜欢单瓣、半重瓣(露心),且花色纯正,花头挺直的品种。花小而多的品种适作盆栽,作案头牡丹或盆景之类也很有潜力。从株型育种角度看,既要有株型高大,挺拔丰满,开花繁茂的品种,也要有株型矮小以至微型化的品种。前者可用于庭园及公用绿地的美化,后者则与小花、丰花育种结合,用于发展案头盆栽与盆景。
  (三)色、香、形兼备
  自唐代以来,牡丹被誉为“国色天香”,不同品种群的牡丹均有不同程度的香味。但目前色、香、形兼备的品种较少,花香在牡丹育种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需要注意选育具有芳香而且花色、花形均美的品种。
  (四)培育观芽、观叶的特色品种
  初春牡丹萌芽时,幼芽的颜色、形态极富变化;晚秋经霜后,牡丹叶色或黄,或红,或仍青翠碧绿,也别具风采。选育春季观芽的“芽牡丹”、秋季观红叶的牡丹,可以进一步提高牡丹的观赏价值。
  二、延长花期
  目前,牡丹以中花品种占主导地位,使得牡丹群体花期比较短而又过于集中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人们常常感叹牡丹是“养花一年,看花十日”。通过引种,调节当地早花、晚花品种比例等措施可以使花期得到延长。但最后仍需从品种选育上下功夫。一要给花期特早或花期特晚的品种给予足够的重视;二是注意选育单花花期持续时间长的品种。
  在牡丹育种中,选育一年二次或多次开花的“秋牡丹”或“寒牡丹”,也是延长花期的重要内容。
  延长牡丹花期,不仅能提高其观赏价值,同时也能提高其经济价值,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增强抗性
  (一)培育耐湿热、抗干燥寒冷的品种
  在保持一定观赏品质的前提下,提高牡丹的耐湿热特性,或者提高其耐寒性、抗旱性,是促进牡丹南移和北进,进一步扩大栽培范围的基础。从现有野生种质资源和栽培品种资源看,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如较耐湿热的杨山牡丹与现有的江南品种、西南品种是培育耐湿热品种的重要原始材料;而相当耐寒、耐旱、耐干燥气候和瘠薄土壤的紫斑牡丹(偏北居群)和西北品种则是培育寒地牡丹的重要原始材料。在春季环境温度骤升或骤降的情况下,仔细观察各类品种和植株的表现,从中选育抗倒春寒、抗温度骤变的品种也相当重要。
    (二)培育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
    由于长期连作栽培及管理不当等原因,目前牡丹主要产区牡丹病虫害有日趋严重的趋势,并逐渐向各地扩散。其中危害较重的有各种腐烂病和根结线虫病。因而选育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增强现有品种的抗性也是相当重要的。
    (三)培育抗污染(以大气污染为主)、抗噪音、耐粗放管理的品种
    为了使“花中之王”能更接近群众,能在更多的城市公共绿地中应用,需要培育一些开花繁茂、色泽鲜艳、生长健壮、耐粗放管理、且对城市各类污染抗性强,并能发挥一定净化空气功能的品种,这对丰富城市绿化树种,增加城市景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根据不同栽培目的或市场需求选育新品种
    为了进一步开发牡丹新的应用领域,当前以下几个方面应予重视:一是切花品种的筛选或培育。切花品种要求年生长量大,萌芽发技能力强,花色艳丽可人,花朵大小适中,水养期长,耐贮运等。二是微型盆栽品种的选育。这类品种要求株型矮小紧凑,花朵繁茂且花期较长。其他如适于催延花期的品种,砧木专用品种,品质优良的药用品种等,也需加以注意。
    为了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应选育一些播种繁殖容易,实生苗童期短开花早的品种。[引自《中国牡丹全书》第二编,总编著:篮保卿  李嘉珏  段全绪,主撰稿:喻衡  陈树国  洪涛  李嘉珏  王莲英]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牡丹栽培
  • admin
    加关注0
  • 中国牡丹网
推荐图文
推荐牡丹栽培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意见建议  |  鲁ICP备20210418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