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牡丹栽培始于明,盛于清,品种达百余种,以法华寺(徐家汇)牡丹为代表。清·计楠《牡丹谱》记载法华寺品种达47个。并称该地“品类极繁,甲于东南,有小洛阳之称。”同时期的贡生李炎经营的丛溪园牡丹,品种数十种,五色间出,花朵硕大,为云间(松江地区)之冠,并称为李氏牡丹,一花可卖万钱。每当花开时节,游人纷纷前来观赏。光绪年间,浦东靠近市区一带,花卉发展很快,其中花木乡尤为突出,也种植牡丹。1909年,黄岳渊筹建“真如园”,广植牡丹,黄岳渊和其子黄德鄰著《花经》载:“现今牡丹品种极多,即予真如园中,已有四百余种,且年年犹在增加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松江、奉贤、阂行等区、县都种有牡丹,其中闵行区(原上海县)北桥苗圃的牡丹面积较大,占地0.3公顷,20多个品种。近年来,上海各公园种植牡丹较多。普陀区长风公园与山东菏泽合作,建立了占地1200平方米的“曹州牡丹园”,种植牡丹1502株,品种有‘豆绿’、‘姚黄’、‘赵粉’、‘魏紫’等126个。上海植物园建有牡丹园,约种有牡丹万余株。品种主要来自皖南宁国,亦有引自四川彭州及甘肃兰州的品种。近年,日本牡丹亦有较多栽培。此外,一些花卉企业也纷纷看好牡丹市场,在温室培育牡丹盆花,作为年花上市,每盆价格百元以上。再者,盆栽牡丹销售量呈上升趋势,购买者除自用外还作为高档礼品赠送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