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牡丹栽培简史概述

   2017-03-28 中国牡丹全书李嘉珏34250
      明代,牡丹在全国范围内有一个较大发展,栽培中心转移到毫州、曹州,国都北京、江南的太湖周围、西北的兰州、临夏等地也繁盛起来。明末清初,牡丹发展受到影响,到清康熙年间又逐渐恢复。从康熙到咸丰的200年问,是又一个昌盛时期。牡丹在中国历经1600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黄河中下游为主要栽培中心,其他地区为次要栽培中心的格局(表2—1)。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朝代的更替,牡丹栽培中心不断有所转移,但主要栽培中心基本上处于黄河中下游。如长安-洛阳-陈州-毫州-曹州,中间南宋时天彭也曾成为栽培盛地,但规仍不及上述各地。这是中国牡丹栽培品种群形成和发展的一条主线。除此以外,也应看到其他地区还有一些次要中心,如甘肃兰州及其周围的临洮、临夏、陇西;长江三角洲的上海、苏南及皖东南;四川盆地西北隅的成都、彭州等地。这些地区的牡丹由于遗传背景的不同,以及气候、土壤条件的差异,逐步演变成为各具特色的品种群(李嘉珏,《中国牡丹与芍药》)。
由清末到民国时期,内优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牡丹栽培亦受到严重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牡丹栽培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中间虽有过曲折和反复,但从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中国牡丹栽培事业又迎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牡丹栽培
  • admin
    加关注0
  • 中国牡丹网
推荐图文
推荐牡丹栽培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意见建议  |  鲁ICP备20210418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