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著名小说家蒲松龄(1640。1715)的《聊斋志异》中有《葛巾》篇,叙述了曹州牡丹花仙葛巾、玉版与洛阳牡丹爱好者常大用兄弟相爱并结婚育子的动人故事,谓“曹州牡丹甲齐鲁”。
康熙七年(1668年),曹州儒学学正苏毓眉撰《曹南牡丹谱》,第一个为曹州牡丹作谱,但较简略,只将77种名品牡丹作了色彩分类。《序》中云:“至明而曹南牡丹甲于海内。……即古之长安、洛阳恐未过也。”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刘藻撰《曹州府志?风土志》载:“牡丹、芍药为名品,江南所不及也。……牡丹、芍药之属,以数十百种,土族资以游玩,贫人赖以营植。”
乾隆年间,赵楼赵氏园主人赵玉田(1735-1825)九十大寿时,曹州府主考官马邦举赠其寿匾一个,上书“似兰如松”。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二月,山东学正、内阁学土翁方纲来曹督考,示意弟子来曹任主讲席的余鹏年应为曹州牡丹作谱,余鹏年不负学师重托,带弟子们亲临牡丹乡调查访问,因撰《曹州牡丹谱》,次年该谱正式问世,菏泽知县安奎文作《序》,翁方纲亲书《题曹州牡丹谱三首》。此谱是曹州牡丹第一部较详尽、较完整的谱记。
道光十二年(1832年),赵孟俭撰《桑篱园牡丹谱》。
道光十九年(1839年),刘辉晓撰《统园牡丹谱序》。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自竹林决口,菏泽遭受水灾,赵楼村内可以引船,牡丹、芍药大都有绝种的危险。至光绪年间恢复原状,黄河又从二分庄(樊庄)决口,牡丹又被淹死大半。
光绪六年(1880年),凌寿柏修纂《新修菏泽县志》,其疆域志中记载:“牡丹、芍药各百余种,土人植之,动辄数十百亩,利厚于五谷。”
光绪十三年(1887年),东印度公司亚历山大,引进了菏泽在广州催花牡丹,栽到邱园。这是最早传入欧州大陆的品种。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汪鸿孙撰《菏泽县乡土志》中说,菏邑为曹名区,“菏济交会,灵秀所钟,如植物中刚榴、柿饼、木瓜、牡丹等物,甲于天下,无愧山左之特产也。”
宣统元年(1909年),赵世学撰《新增桑篱园牡丹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