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选育方法--引种驯化

   2017-08-20 中国牡丹全书喻衡 陈树国等10310
核心提示:  引种是从其他地区或国家引进具有观赏价值或经济价值的品种来丰富当地的品种资源。引种也包括野生牡丹的引进栽培,以保存野生
  引种是从其他地区或国家引进具有观赏价值或经济价值的品种来丰富当地的品种资源。引种也包括野生牡丹的引进栽培,以保存野生种质资源,并用于新品种培育。前者所引的品种一般应是经过长期栽培具有较多的优良性状,在适应当地风土条件的前提下,可直接用于商品生产或美化环境,增加当地品种,也可作为以后选择育种的原始群体或杂交亲本之一。
  从外地区或国外引进牡丹品种时,既要注意做好病虫害的检疫工作,又要填好品种登记卡,并做好物候学的观测记录,记载种植、发芽、现蕾、开花和结实日期等情况。引种驯化是直接丰富各地牡丹品种和育种原始材料的捷径,也是牡丹品种改良的基础工作。根据引种的材料不同,又可分为野生牡丹种质资源的引种和栽培牡丹品种的引种。
  (一)野生种质资源的搜集与引种
  对花卉种质资源的搜集和研究,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牡丹为我国原产,野生牡丹种质资源丰富。在摸清家底加强就地保护的基础上,选择合适地点建立种质资源圃,实行迁地保护,为开展系统研究与育种工作莫定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华北、西北、西南一些植物园及牡丹产区,相继开展了牡丹野生种的调查、引种工作。但系统的调查引种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洛阳市牡丹研究所和洛阳国家牡丹基因库。自1984年起,除对河南地区野生牡丹资源进行普查外,还对云南、甘肃、西藏、陕西、山西、湖北、四川、安徽等省的野生牡丹资源及栽培资源进行了调查。搜集引种了洛阳嵩县、湖北神农架及甘肃一带的紫斑牡丹、嵩县杨山牡丹、云南大理的黄牡丹、四川马尔康的四川牡丹、山西稷山的矮牡丹等。从1992年起,甘肃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与兰州和平牡丹园协作,对全国野生牡丹产地进行了广泛深人的调查研究,搜集引种了迄今已发现的绝大部分种质资源,建成了中国野生牡丹种质资源圃,为今后的深入研究莫定了基础。
  有些野生牡丹是现在栽培牡丹的原始种,有些野生牡丹则是培育牡丹新品种的优良种质资源。如:野生牡丹中的紫牡丹,花色深红,是培育黑色、深红色牡丹品种的优良种质资源。野生的黄牡丹和大花黄牡丹,花色金黄,是培育深黄色牡丹品种的优良种质资源。甘肃的紫斑牡丹则是培育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牡丹新品种的优良种质资源。因此,应该重视对我国野生牡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以便培育出更多更好的牡丹新品种。
  (二)牡丹栽培品种的引种栽培与驯化改良
  栽培品种一般都经过长期栽培,大多具有较好的优良性状,因此引种栽培可直接丰富当地的牡丹品种,也可作为杂交的亲本之一,或作为品种选择的原始群体。栽培品种的引种,既包括国内不同地区间的牡丹品种引种栽培,也包括我国和外国进行的一些牡丹品种的相互交流引进。
  中原牡丹品种群的品种在全国不同地区引种栽培较多,从而不断向全国扩散,同时,洛阳和菏泽两地之间牡丹品种的相互交流也很频繁。中原牡丹品种通过防寒保护措施,可在黑龙江的哈尔滨、大庆、牡丹江、尚志等地露地栽培,并正常开花。向东可在青岛、烟台等地正常栽培;向西可在甘肃兰州正常栽培开花。到青海西宁,稍加防寒保护可安全越冬;向南,部分品种可在上海、杭州一带正常栽培开花。可见中原牡丹品种适应性较强,全国大多数地区可以引种并获得成功。经过实验观察,耐寒性较强的品种有:‘胡红’、‘赵粉’、‘缨络宝珠’、‘玉板白’、‘珊瑚台’、‘冰壶献玉’、‘首案红’、‘迎日红’、‘雏鹅黄’、‘紫蓝魁’等。这些品种能在年平均温度6.5y,绝对最低温度-36.2y的条件下生长、开花。沈阳农业大学的金研铭先生等,通过对菏泽牡丹生理指标测定及形态解剖观察认为,在我国北方,牡丹瓣化程度不高的品种(如单瓣类品种)抗寒性较强。因为这些品种的栅栏细胞长径与短径比值大,其叶绿体数目多,面积大。另外,随温度降低,抗寒性强的品种电导值变化缓慢,抗寒性差的品种则其电导值变幅大,说明品种之间差异较大。这就需引种耐寒性强的西北紫斑牡丹品种,开展杂交选育及驯化工作,培育耐寒品种。
  中原牡丹品种的南移,通过实生苗选种已培育出一些较耐湿热的品种。据山东农业大学喻衡教授调查(1963年),武汉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曾引种过菏泽牡丹,其中仅有10余个品种能生长开花,这些品种是‘胡红’、‘小胡红’、‘朱砂垒’、‘赵粉’、‘紫二乔’(‘洛阳红’)、‘银粉金鳞’、‘状元红’、‘蓝田玉’、‘种生红’等。葛巾紫等多数品种因难以度过高温多湿的炎热夏季,致使早期落叶,提前发芽。南移的根本措施是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亲本,通过杂交育种进行驯化改良,最终选育出适合南方湿热气候的牡丹品种。安徽铜陵、宁国等地以当地‘凤丹’为母本,中原牡丹品种为父本的杂交后代表现较好。
  长江中下游地区除引种中原牡丹品种以外,还引种有四川彭州的牡丹。上海从四川引种的‘彭州紫’、安徽南部引种的‘徽紫’、‘玉楼春’等,由于气候条件相近,已成为当地的主栽品种。
  中原地区也从全国各地进行引种。洛阳市牡丹研究所及洛阳牡丹基因库的种质资源圃引种栽培的四川天彭、安徽宁国、甘肃兰州、临夏、湖北建始、云南丽江等地的牡丹均生长正常。山东菏泽也从全国各地引种栽培了一些牡丹品种,表现良好。
  中国和外国进行牡丹品种交流已有1000余年历史。中国牡丹传往日本大约始于唐代(724-749),相当于日本奈良时代,据说是由遣唐使空海和尚带到日本的。在1789年,Sir Joseph Banks把大批的东亚园林植物引进到英国,同时也把中国的牡丹引进到英国的丘园栽培,从而使中国牡丹在英、法等国传播开来。1830年至1850年间法国将引入的牡丹进行育种,并选育出了一定数量的牡丹园艺品种。美国是在1820年至1830年间开始引进中国牡丹。
20世纪90年代,日本从中国的山东菏泽引进了75个牡丹品种,共10000株,在日本岛根县建立了“中国牡丹园”。1984年和1986年,洛阳市王城公园先后三次与日本冈山、须贺川两个友好城市交换日本牡丹品种22个,70余株,并与当地品种杂交,从实生苗后代中选出较好的优良品种。上海,菏泽等地也从日本引进了一些牡丹栽培品种,均能正常生长。 [引自《中国牡丹全书》第二编,总编著:篮保卿  李嘉珏  段全绪,主撰稿:喻衡  陈树国  洪涛  李嘉珏  王莲英]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牡丹栽培
  • admin
    加关注0
  • 中国牡丹网
推荐图文
推荐牡丹栽培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意见建议  |  鲁ICP备2021041847号